扫描电镜是用于样品微区形貌、结构及成分的观察和分析的仪器。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在扫描电镜镜筒中,通过电磁透镜聚焦和电场加速,入射到样品表面,束电子与样品原子核或核外电子发生多种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反映样品特征的信号。这些信号包括: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X 射线等。其中,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被相应的探头接收,即可获得形貌信息;X 射线被能谱探头接收并分析,即可获得成分信息。
本文作者重点关注下一代锂离子和锂金属电池,分别从电池的原材料、正负极加工工艺、超轻量集流体、以及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清洁度把控等方面出发,给出了锂电池大规模量产的机遇和挑战。
ParticleX Battery 可实现杂质颗粒的形态和数量分析、区分杂质颗粒的种类(如铁类、铜类)等...
目前对金属异物的管控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最核心的指标之一。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电解液以及隔膜组成,构成了一个传递电荷和储存能量的系统。之前我们分享了很多正极相关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这次和大家聊聊负极。
3 月 19 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头条播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团结奋斗 强国复兴】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电动汽车电池组由数千个单独的电池组成,这些电池的每个电极都包含着数百万个颗粒。 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重要的是这些颗粒要一同发挥作用。
从移动设备到交通工具,电池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我们努力地通过使用电动节能汽车和可持续能源来减少我们对地球的影响,新的改良的电池技术至关重要。
飞纳 Phenom ParticleX 以扫描电镜和能谱仪为硬件基础,可以全自动对金属杂质颗粒进行快速识别、分析和分类统计,为客户的研发以及生产提供快速、准确和可靠的定量数据支持。
对锂离子电池来说,通常使用的负极集流体是铜箔,正极集流体是铝箔。因为正极电位高,而铝的氧化电位高,表面致密的氧化膜对内部的铝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铜箔是制作印刷电路板(PCB)、覆铜板(CCL)和锂离子电池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材料。工业用铜箔,根据制造工艺,通常分为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两大类。
复纳科技针对锂电池材料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基于扫描电镜的分析方案以及原子层沉积包覆改性策略
通过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可完成原材料、极片的表征工作,帮助研究性能优异的原材料以及筛选合适的工艺参数,研究循环对正负极材料内部(断面)带来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大多以热失控方式发生,其基本特征是:大多由最初的内短路产生热量,由于电池的导热性较差,热量积累推高电池的温度,当温度升高至引发电池内部的链式化学反应时,电池温升将逐渐加速,直至电池内化学反应放热量极大,任何散热手段都无法阻止电池温升,即电池发生热失控。
@ 2022 复纳科学仪器(上海) 有限公司 飞纳电镜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15467号-1